医药网11月6日讯 第十九次党代会结束了,一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舞了整个基层医疗界。接下来的日子必将会翻开崭新的一页,基层医疗会变成什么模样?对沙龙会基层医务人员来说,蕴藏着哪些新机遇?
而沙龙会所能预见的,有以下九大改变:
一、基层就诊量将暴增
前几日,一个文件引起了业内不小震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东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工作方案》,其中要求在门诊业务上,三级医院和镇街医院要逐步压缩和关停普通门诊,原则上仅保留专科(专家)门诊。
今年5月份,广东出台《广东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大型医院逐步取消门诊。
北京作为全国医改的标杆,在今年4月正式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三级医院门诊量减少超一成,主任号就诊人次降幅超两成。
像这种大大小小的政策还有不少,在分诊医疗制度的推行下,降低三级医院普通门诊是改革的必然措施,未来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将逐步减少,甚至最后取消一般门诊服务。
而大医院势力削弱和定位的转移,也就代表未来卫生工作主战场将在基层和社区。通过限制大医院,引导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和病人分流到基层,基层就诊量逐步增长是必然趋势。
二、全科医生队伍迅速崛起
第十九次党代会中,“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被提到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等重要的地位,紧接着,马上广东省就给出“设特岗、给编制、额外补助6万元”的招聘全科医生条件,可见国家重视程度,全科医生的春天正在走来。
除了在待遇上给予******优惠,在编制和职称上,全科医生同样是“香饽饽”。深圳市就规定全科医师可以“超岗”聘副高以上职称,即不受所在单位的职数限制。
尽管有这么多鼓励政策,但一些打算学医的人,因为考虑到全科医生只能在基层,不能去大医院的特性所以望而却步。但大家要认清的是,只有市场需要的,才是有价值的。与其硬着头皮往大医院里挤,不如跻身全科专业做个基层的“宝贝疙瘩”。
三、部分卫生院将转为养老院
今年,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推出了卫生计生领域10项重点改革举措,其中首项内容就是下一步我国将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审批,实行备案制。
2017年10月,《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也提到全省1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除与医疗机构整合设置的,均内设医疗机构,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范围。
同样在今年10月,江西省发布,《关于印发江西省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要将辖区内养老机构纳入管理范围。
一项项的政策松绑,预示着将有一批批的养老、护理机构将在基层崛起。基层定位的逐渐转变,这些机构将会占据基层的重要地位。
今年年初,上海市卫计委曾发文鼓励现有二级乙等医院功能转型,鼓励部分二级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护理院。而在基层,一些效益不好的卫生院很有可能会进行功能转化,转型为养老院。
在大政策背景下,养老院里可以开诊所,卫生院转化为养老院,都是政策趋向。加上社会办医力量的崛起,养老院、护理院将会遍地开花。
四、基层医生医疗风险大幅度降低
无论从政策方面还是社会保障方面,医疗风险都将会大大降低。
近些年,全国各地也都陆续出台了不少关于限制门诊及基层输液的政策,限抗令、限输令不断加强。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要求严格药品注射剂审评审批。
最近,卫计委还准备组织开展“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
可以说从研发上以及终端服务上,都在一步步加强限制输液、严防滥用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力度。这一系列限制措施都大大降低了基层的医疗风险,每天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的日子将逐渐远去。
五、县域内实现检验结果互认
近日,贵州省提出:医务人员参与完成远程医疗服务工作,将作为晋升上一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必备条件。
可见,远程医疗将是基层医生诊疗中的一个重要交流手段,再加上国家大力支持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县域内各个医疗中心实现检验共享、检验结果互认,是必然的事。
这对于检验设备落后或者不具备检验设备的基层,尤其是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可谓加了一双“翅膀”。
患者去第三方检验中心检验,再把检验结果拿给基层医生进行诊断,打破了基层缺乏检验设备而导致患者流向大医院的现象。
再加上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推行,大批检验类人才会离开大医院到独立的医疗检验中心就业,进而带来的是医院大批检验科消失。检验机构和人员社会化,基层的县域内共享医疗便会逐步走向主流。
六、基层医院药房将被大批外包
一个政策的诞生,会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
药品零差价”的实行,使医院的药房都成了“零利润”部门,包括基层医院,药房不挣钱,还消耗着人力成本,基层医院自顾不暇,索性托管出去,也就是把药房交给药企或药品流通企业来打理。
现在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进行,而在将来,这种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
但是医院的药房虽然被托管,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药房人员依然是公家身份,但是具体在收入上有没有改变,就暂且不得而知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身份没变,工作方向却可能会发生变化。药房在医院之时,药品的使用更注重的是疗效和安全,但当药房被企业托管之后,企业是利益为先,药品销售肯会成为主要经营方向。这就需要药房人员有一个过渡期了,但收入结构也有可能随之变化。
七、百万医师大流动 执业地点大放开
自从国家准许“一次注册,区域有效”以来,全国各地的政策也在国家的基础上做着进一步的放开。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也印发了《北京市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自今年11月1日起,医师执业注册实行区域注册,执业医师执业地点为北京市,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地点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所在区行政区划。
这标志着在京医师的执业地点从单个机构扩大到了整个北京地区。
今年4月份上海也宣布:原《医师执业证书》上的“执业地点”变为医师的主要执业机构,执业医师的执业地点变为“上海市”。
对于全国其他省份的执业医师来说,注册地点将变更为省级行政区划,也就是说,医生告别了以医疗机构为注册地点的时代。
医疗人才的流动使得优势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均衡,而在医联体(包括跨区域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在签订帮扶或者托管协议的医疗机构内执业,也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基层医疗资源将进一步丰富。
八、村医准入制度越来越严格
现在国家主推“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生学历参差不齐的现象将逐渐消失。
2017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逐步实现一本招生,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要逐步缩减初中毕业生招生规模,逐步转向在岗乡村医生能力和学历提升,重点为农村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生。
而近日四川省也公布自2018年起四川将不再新增中职医药卫生类学校,非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及高职院校不再增设中职医药卫生类专业;所有中、高职院校不再增设农村医学、中医专业;逐步缩减现有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招生规模,至2023年停止招生。
这意味着村医的准入制度会越来越严格,以后想要从事村医这个行当,中职学历的医学生很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村医学历的整体提升除了可以提高基层医学服务质量之外,还有利于国家对村医的统一管理,高门槛带来的将是好待遇,所以大家对于提高学历这件事要正确看待,它是改变基层面貌的重要手段。
九、基层腐败现象将大大减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不久前,安徽卫生计生系统“严肃行业纪律?预防职务犯罪”专项活动目前取得阶段性进展,已有7120人次(批次)主动上缴违规违纪违法款物金额6878.1万元。
深化地方监察体制改革,尤其加强县级监察力度,将对基层腐败起到强有力的遏制作用,对于私吞或挪用基层医生补贴等现象,绝不会手软。
当然,这只是就目前来看所能预见到的,肯定还会有一些沙龙会没有想到的新改变发生,但无论怎样,基层医疗都不再是之前那个暮气沉沉的样子了,一连串的改革措施,将会把基层变成一潭活水,焕发蓬勃生机,如果你是这水里的鱼,不要怕改革带来的震动,因为只有迎合水流力争上游,才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